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习园地 >>  科普知识

科普知识

全时数字化失速传感系统更好护航飞行安全

稿件来源:中国科学报 张双虎 责任编辑:ICAC 发布时间:2023-05-18

 

DATSS系统。受访者供图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人员许子颉、曹南颖等开发出一款新型自驱动飞行器失速传感监测(DATSS)系统,可原位实时监测固定翼飞行器翼面的气流分离程度,为飞行器操控者提供失速预警、失速程度分析和飞行状态修正提示数据。相关研究5月16日发表于《自然-通讯》。

  飞行参数是安全飞行的基础和保障,也是飞行员进行正确操作的依据。比如,飞机失速(机翼因倾角、气流等原因导致升力不足,出现颠簸、俯冲甚至操纵失控等)时,传感系统在保障飞行安全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航空史上,由于失速导致的飞行安全事故在所有飞行事故中占比最高。

  “失速传感系统的准确性问题一直备受业内关注。”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许子颉博士告诉《中国科学报》,“现有商业化程度较高的失速传感方案中,风标攻角传感与压差传感仍存在非直接原位监测、后端算法复杂的缺陷;当前用于观测翼面湍流程度的引线法(一种失速传感方法)则存在无法数字化量化湍流失速的缺点。同时,较大的体积与质量使其难以应用于新兴的多功能无人机等领域。”

  为解决这些痛点问题,联合团队基于此前在自驱动传感、自驱动智能监测、智能输入设备等领域的积累,研发出自驱动轻质化、原位监测翼面气流分离程度的DATSS系统。

  论文评审者认为,该系统可实现对失速监测的数字化、可视化与阵列化感知。同时,研究人员根据传感系统特征,自主研发了小型微处理系统,对传感数据进行无延时信号分析,能够实现直接法原位对飞行器失速的发生进行预警与解除。

  “目前,DATSS系统已经通过风洞测试、计算流体力学模拟仿真、小型无人机测试论证,并完成了载人塞斯纳C172S飞行器的实飞测试。在实飞测试中,成功完成对飞行器大攻角失速的预警与深度判断。”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王中林院士说,“未来,该系统将在国产飞行器失速传感解决方案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38486-6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23-05-18 第1版 要闻)
附件:
相关新闻:
智能机器人完成自主编队成群飞行
柔性传感系统有望缩短微创手术时间
柔性温度传感器实现高温测量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