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信息 >> 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

第三届全国微电子青年科技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青年论坛成功举办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7-11-08

  11月3—4日,“第三届全国微电子青年科技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青年论坛”在微电子所成功举办。来自国内20多家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的80余名科研一线青年科学家参加了论坛。 

  本次论坛由微电子所主办,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微电子所青促会协办。论坛形式主要为邀请报告,重点关注微电子学科前沿发展,聚焦于微电子学相关领域最新优秀成果交流,促进青年科学家之间的协同创新。论坛由微电子所刘琦研究员主持。 

  微电子所所长叶甜春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对各位青年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高度评价了与会青年学者的科研工作,勉励大家勇担重任,在微电子领域以及新型交叉学科领域中砥砺前行、积极作为、勇攀高峰。 

  微电子所刘明院士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半导体和微电子产业发展面临巨大瓶颈,除了于新材料、新结构、新原理的半导体器件外,通过对现有集成电路进行多功能扩展和多功能应用集成是突破瓶颈的另一重要途径。希望青年学者能够抓住机遇,在微电子技术领域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方面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 

  论坛上,来自微电子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0余家科研机构、高校的近20名青年学者作了邀请报告。 

  清华大学冯雪教授在题为《类皮肤生化传感集成器件与无创血糖监测》的报告中介绍了类皮肤生化传感系统,该系统配备高精度柔性传感器,与皮肤完全共形贴合,可通过皮肤表面实现血糖的直接精确。复旦大学张嘉漪研究员在题为《视觉环路的功能和修复》的报告中介绍了基于视觉系统的视觉系统信息处理研究,以及新材料和新技术在视觉功能修复和拓展中的应用。通过训练小鼠在虚拟现实系统中将周期性移动光栅视觉刺激与获取水分奖励偶联,研究视觉刺激信息结束后小鼠对时间间隔的预测行为,从而发现初级视皮层局部场电位的活动与预测行为相关联,提出了能够解释初级视皮层内时间间隔预测活动发生机制的理论模型。 

  论坛还设置了“生命科学与未来微电子学”专题讨论环节,刘明院士、冯雪教授、张嘉漪研究员等分别就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前沿、热点问题阐述了观点,引发了现场听众的强烈共鸣,大家纷纷就感兴趣的话题同嘉宾展开交流,现场始终沉浸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之中。 

  全国微电子青年科技论坛由郝跃院士和郑有炓院士发起,旨在推动我国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促进青年科学家跨学科交流。第一、二届论坛分别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南京大学举办。

 

叶甜春致辞

刘明致辞

与会人员合影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