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新闻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E型GaN晶体管的转移印刷和自对准蚀刻

稿件来源:Semiconductor Today 责任编辑:ICAC 发布时间:2020-07-27
  

  首个晶圆级单片实现的常关、增强型(E型)共源共栅场效应晶体管(FET)在中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制成功,该场效应晶体管由硅(Si)和氮化镓(GaN)组件组成,这些组件通过低成本转移印刷和自对准蚀刻工艺组装而成。

  研究人员希望他们的技术能实现大规模的集成,将硅、氮化镓和其他材料结合在一起的器件和电路的功能多样化,并且避免了昂贵且复杂的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或晶圆键合步骤。

  研究人员已经开发AST传输技术已有一段时间了。这种最新的方法具有比以前更厚的AST,可以估算出各个步骤的产率:转移效率为98.25%,接收器基板上没有褶皱或裂纹的矩形达到93.78%,完全完成率为96.86%。转移过程使研究人员能够将E型Si MOSFET和D型GaN HEMT之间的互连距离减小到100μm左右。减小这种距离是避免寄生电感的关键。研究人员报告表示与传统的芯片到芯片封装器件相比,单片集成Si-GaN共源共栅FET的寄生电感估计可以降低98.59%。

  共源共栅FET的导通电阻或驱动电流取决于许多因素,例如Si器件与GaN器件之间的互连距离、互连金属的厚度、器件的尺寸以及GaN HEMT的阈值电压。通过优化D型GaN HEMT的VTH,匹配Si-GaN器件的尺寸,加厚金属互连并减小Si-GaN器件之间的距离,可以降低共源共栅FET的大导通电阻。

  研究人员说,这种摆动幅度大于竞争对手的结构,例如p-GaN栅极GaN HEMT和凹栅GaN HEMT。研究人员还发现,在一系列单独的共源共栅FET上,行为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原文来源:

  http://www.semiconductor-today.com/news_items/2020/jul/xu-230720.shtml  

附件:
相关新闻:
深圳先进院等研发出新型柔性铁电场效应晶体管
单原子层沟道的鳍式场效应晶体管问世
韩国科学技术学院开发超低功耗黑磷隧道场效应晶体管延续摩尔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