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新闻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动机’”

——科学家热议基础研究的使命及意义

稿件来源: 责任编辑:ICAC 发布时间:2022-04-27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双南登台格致论道讲坛,阐述了他对基础研究、科学自信、文化自信之间关系的理解。

 

在圆桌讨论环节,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傅向东(左一)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双南(左二)围绕基础研究对谈。

  “我们要想有强大的文化自信,那么我们需要强大的科学自信。而科学自信是建立在我们能够对基础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基础之上。”在近日举办的中国科学院格致论道讲坛“基础科学”系列专场的第二期“使命之心”中,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双南等六位来自表观遗传、作物育种、动物保护、清洁能源等不同领域的中国科学家登台,结合他们的科研经历,阐释了他们对基础研究意义与使命的理解。

  基础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紧密相关,人类历史上每一次科技革命都离不开基础科学的突破。张双南说,古代文明和我们现代文明的主要区别是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进步以及人类认识自然的进步。现代文明中人类使用的技术都来自基础研究。在他看来,科学自信是基础,技术自信是表现,但是背后的基础都是科学。

  科技创新能跳多高、能跑多远,基础研究是关键。“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因此加强基础研究是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只有从源头上面有了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动机’,也就是基础研究,我们才有可能建立我们的科学自信。”张双南说。

  “要说基础科学的使命,在我看来,就两个字‘求是’。去追求它的本质,去了解为什么,探索它的原理。”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傅向东说,科学研究的过程是螺旋上升式的。“原理研究是最早去做的,但随着基础科学到了应用层面,应用技术研究的发展又会带来新的问题,我们又要回过来重新去做研究,因此研究是呈螺旋式上升的。具体到某一个问题,开始时是原理,做到后来可能变成技术,随着研究深入,最后可能又有一些新的问题出来,再回到原理……这也是基础科学之美。因为你永远有问不完的问题,永远有追问的力量,追问让你不停去探索。”

  2021年12月召开的第76届联合国大会宣布2022年是“基础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年”,强调基础科学对研究、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同年,中国科学院制定《关于加强基础研究的若干意见》即“基础研究十条”,推出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一系列新政策、新措施。中国科学院格致论道讲坛推出基础科学专场系列的初衷,就是旨在提高公众对基础科学的了解程度。

  为了让更多公众了解基础科学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中国科学院格致论道讲坛将于2022年持续推出基础科学专场演讲活动,邀请科研一线的科学家们登台分享他们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经历和感悟,提升公众对基础科学的认识和了解,激发青少年参与基础科学研究的兴趣,为下一代科技人才的培养埋下火种。

  “使命之心”活动为该系列的第二场,主题围绕中国科学院在新时期加强基础科学研究,致力于使命驱动的建制化基础研究,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中最紧迫的科学问题和世界前沿科学前沿难题。首场“创新之刃”于2月26日举行。

附件:
相关新闻:
蔡荣根:做好基础研究,归根结底是要回归初心
一图读懂:中国科学院“基础研究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