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习园地 >>  科普知识

科普知识

未标题-1.jpg
首个完全可回收印刷电子产品诞生
2021-04-27

美国杜克大学工程师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完全可回收的印刷电子产品:由3种碳基墨水制成的晶体管。富兰克林说,这些材料在印刷电子产品领域并不新鲜,开辟可回收利用新途径的是一种名为纳米纤维素的木质绝缘介质墨水。此次,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悬浮纳米纤维素晶体的方法,这种晶体从木材纤维中提取出来,在上面洒上少许食盐...


未标题-1.jpg
智能化下半场:轻量化人工智能兴起
2021-04-26

人工智能( AI )技术在行业应用中,大多依赖海量的训练数据和大规模服务器的算力支持,存储暴涨、数据堰塞、隐私泄露、能耗高企等问题也随之而来。?自动化所: Tiny AI “先行者” ? 2014年,在卷积神经网络大规模迈向应用之初,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自动化所)就在国际AI顶会发表了多篇神经网络模型轻量...


未标题-1.jpg
新型聚合物墨水具有高导电性
2021-04-26

瑞典林雪平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稳定的高导电性聚合物墨水。导电聚合物使有机生物传感器、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晶体管和电池等柔性和轻质电子元件的开发成为可能。根据掺杂剂的不同,掺杂聚合物可通过带负电荷的电子( n型导体)或带正电荷的“空穴” ( p型导体)的运动来导电。目前,最常用的导电聚合物是p型...


未标题-1.jpg
改进型钙钛矿光电池可降低能量损失
2021-04-23

俄罗斯国立研究型技术大学(MISIS)科研人员使用氧化镍纳米粒子和结构开发出一种新型光电池,可为物联网无线设备、健身跟踪器、智能手表和耳机提供能量。相关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太阳能材料及电池 》上。近年来,物联网无线设备和传感器市场发展迅速,而为这些设备提供能源的是低功耗和功率约为1微瓦的自主能源...


未标题-1.jpg
三个量子节点支起量子互联网新架构
2021-04-20

来自荷兰量子计算公司QuTech的研究人员成功实现将3个量子设备连接在同一个网络中。此外,他们还实现了关键量子网络协议的原理证明演示。该发现标志着迈向未来量子互联网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相关研究成果于当地时间15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量子纠缠为量子计算机提供了巨大的计算能力,是未来量子互联网上共享量子信息的...


未标题-1.jpg
新型二维材料仅两个原子厚但比钢坚固
2021-04-16

二维材料指具有长度和宽度、但厚度仅一两个原子的奇异材料,它们有望大幅提升电子设备、太阳能电池和医疗设备的性能。近几十年来,二维材料科学领域最激动人心的突破之一是2004年石墨烯“横空出世”,这种二维碳片的厚度仅一个原子,却比钢坚固200倍。两位发明者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因此荣膺2010年诺贝尔...


未标题-1.jpg
迄今最精确测量结果揭示缪子行为异常
2021-04-12

在美国费米实验室进行的缪子反常磁矩实验显示,缪子的行为与标准模型理论预测不相符!记者8日从上海交通大学缪子物理团队带头人李亮教授处获悉,他们参与的美国费米实验室缪子反常磁矩实验(Muon g-2)首批结果今天公布,以前所未有的测量精度,为新物理的存在提供了强有力证据。缪子“体重”比它的近亲电子重200倍,在...


未标题-1.jpg
吴汉明:未来半导体产能缺口或相当于8个中芯国际
2021-04-09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中国半导体行业在过去一年间饱经风霜与挑战,但在业绩上仍旧保持增长。面对前方的重重阻碍,加快自主可控的步伐是众心所向。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微纳电子学院院长吴汉明表示:“如果不加速发展,未来中国芯片产能与需求的差距,将拉大到至少相当于8个中芯国际的产能,因此必须加快速度。”当...


未标题-1.jpg
纳米表面声子首次实现三维成像
2021-04-07

据最新一期《科学》杂志报道,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物理研究所联合法国南巴黎大学固体物理实验室,首次成功地对纳米表面声子进行了三维成像,有望促进新的更有效的纳米技术的发展。无论是显微技术、数据存储还是传感器技术,都依赖于材料表面的电磁场结构。在纳米系统中,表面声子——原子晶格的时间畸变,对物理和热力...


未标题-1.jpg
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检测和分类半导体制造中的缺陷
2021-03-30

基于AFM的缺陷检查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将缺陷坐标从AOI转移到AFM 。虽然AOI根据散射光的强度估算缺陷的大小,但ADR-AFM可以通过机械扫描直接对缺陷成像,除横向尺寸外, ADR-AFM还可以测量缺陷的高度或深度,从而可以区分突出的“凸点”和缩进的“凹痕”缺陷。ADR-SEM通过SEM测量基于AOI数据的DOI坐标进行自动缺陷检查,在...


未标题-1.jpg
离子液体钙钛矿光伏制备技术获突破
2021-03-29

近日, 《科学》在线发表了西北工业大学黄维院士团队、南京工业大学教授陈永华团队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他们以一种多功能“离子液体”作溶剂替代传统有毒有机溶剂制备钙钛矿光伏材料,这一方法制备的材料不但具有稳定性高、制备工艺简单等优势,而且解决了传统钙钛矿光伏材料制备过程中的世界性难题,实现光伏领域的重大突...


未标题-1.jpg
谢希德诞辰100周年:她是中国半导体之母,也是新中国首位大学女校长
2021-03-19

有人说:“芯片的战争就是未来的战争。”芯片关系到国家的竞争力和信息安全。芯片的背后是科技之争,说得再精确一些,是半导体技术之争。事实上,中国的半导体技术研究,起步时并没有大幅落后于世界进程。早在1956年,新中国百废待举的年代,她以瘦弱而坚强的身躯,为我国的半导体物理、表面物理的理论研究撑起一片天。...


未标题-1.jpg
科学家研发用“意念力量”操作计算机的技术
2021-03-18

莫斯科国立心理与教育大学科研人员正在开发一种独特的系统,可以在“凝视”下用“意念的力量”来控制计算机。该系统建立在读取大脑磁场的原理之上,有助促进残疾人使用计算机。相关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神经科学前沿》杂志上。通过区分执行某些智力活动时产生的大脑信号,脑机接口允许用“意念的力量”向计算机发出命令...


未标题-1.jpg
科学家开发出将噪声转为电能的装置
2021-03-17

俄罗斯萨马拉国家研究型大学新闻处发布消息称,该大学开发出一种利用发电设备噪声获取电力的系统。这种设备未来可安装在铁路机车、大型船舶或活塞式压缩机的大功率发动机装置的排气系统中。他称,这一成果不仅能使发动机噪音减少,还能降低发动机排气系统的负荷,降低排气系统结构的尺寸和材料消耗,发动机通过这一技术...


未标题-1.jpg
“热缩冷胀”开辟燃料电池电极设计新路径
2021-03-15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一种转换效率高、排放低、具有零噪声优势的能量转换装置,但它的商业化发展面临一个“拦路虎” :热机械不稳定性— —电池在热循环中容易开裂、分层、破损。对此,南京工业大学固态离子与新能源技术团队提出了一种热膨胀补偿策略,实现了燃料电池阴极与其他电池组件之间的完全热机械兼容,从而解决...


未标题-1.jpg
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发全柔性织物显示系统
2021-03-15

你能想到有“穿”在身上的显示器吗?近日,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彭慧胜团队将显示器件制备与织物编织过程相融合,在高分子复合纤维交织点集成多功能微型发光器件,揭示纤维电极之间电场分布的独特规律,成功研制大面积柔性显示织物和智能集成系统。2015年,团队在涂覆方法方面取得突破,成功解决了共轭高分子活性层...


未标题-1.jpg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开发出无热量光开关,可用于光量子计算芯片
2021-03-12

据PHYS网3月3日消息,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控制和操纵单光子而不产生热量的方法,可将光开关和单光子检测器集成在单个芯片中。通常,芯片中的光开关需要通过加热芯片内部的光导来工作,而单光子检测器等量子设备需要在极低的温度下进行工作,因此传统光开关不适用于量子光学设备。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研究人员...


未标题-1.jpg
到2026年,RF GaN市场将以30.5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30.574亿美元
2021-03-03

根据Mordor Intelligence LLP报告《2021-2026射频氮化镓市场增长趋势预测》 中分析,射频(RF)氮化镓(GaN)市场在2020年为6.581亿美元,到2026年预计达到30.5739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30.58%。推动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是RF GaN在电动汽车(EV)中的应用,并且越来越多的政府出台的政策对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有...


未标题-1.jpg
科学家开发用体温为小装置充电技术
2021-03-03

全世界都在开发把体温转化为能量的充电技术。莫斯科电子技术研究所正在研究一种能够把热能转化为电能的材料,将来可以直接在手上或背部为便携式小装置充电。相关研究发表在《可持续性》杂志上。捷列霍夫认为,采用类似方法仍然无法为智能手机充电,因为一个人在安静状态下以及在体力负荷下能够产生100瓦特到400瓦特的热...


未标题-1.jpg
三种磁传感器开关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分析
2021-02-24

越来越普遍的磁传感器应用是触发“开机”功能。最古老的磁性传感器,也是使用时间最长的传感器,是古老的线片开关。磁传感器的最后一类是磁阻( MR )传感器。尽管所有这些传感器都具有固态IC的优势,体积小,成本低和可靠性高,但隧道磁阻( TMR )传感器却具有最高灵敏度和最低功耗的组合。TMR传感器的功耗低至200nA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