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习园地 >>  科普知识

科普知识

未标题-2.png
首个国产“量子芯片冰箱”研制成功
2023-03-22

量子芯片对保存环境要求极高,如何将娇贵的量子芯片长期“保鲜”存放?近日记者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国产首个用于保存量子芯片的高真空存储箱研制成功,并已在国内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投入使用。量子芯片是量子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环境温度、洁净程度、噪声、振动、电磁波以及微小杂质颗粒等,都会对量子芯...


未标题-1.jpg
科学家利用人工突触器件实现大脑感官功能
2023-03-20

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教授徐文涛团队利用柔性人工突触器件,开发了一种神经形态运动感知系统,在硬件层面成功实现了大脑的多感官整合功能,并获得了卓越的运动感知性能。近日,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大脑的多感官整合是一个将不同模态感官信息进行结合的过程,它对于许多生物完成决策、记忆和学习等任...


未标题-1.jpg
找到镍基超导“看不见的手”
2023-03-20

不久前,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物理学家Ranga Dias宣称发现了室温条件下的超导新材料。此消息一度引发全球“震动”。毕竟,室温常压超导材料一直被众多物理学家视为“终极目标”,需历经一次又一次的验证和时间的考验。尽管实现“终极目标”举步维艰,但仍让众多物理学家为之着迷,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凝聚态物理研究...


未标题-1.png
科学家发现世界首例光阴极量子材料
2023-03-16

西湖大学理学院何睿华课题组连同其他合作者,发现了世界首例具有本征相干性的光阴极量子材料,其性能远超传统光阴极材料,且无法为现有理论所解释,为光阴极研发、应用与基础理论发展打开了新天地。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光阴极材料是当代粒子加速器、自由电子激光、超快电镜、高分辨电子谱仪等尖端科技装置...


未标题-1.png
开创性实验观测到电磁波时间反射
2023-03-15

60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假设有可能观测到一种不同形式的波反射,即所谓的时间反射。据最新一期《自然·物理学》杂志报道,美国纽约市立大学高级科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已将“时间反射”理论付诸实践,观察到电磁信号在定制的超材料中的时间反射,为其在整个电磁波段的操纵提供了第一个实验证据。当人们照镜子时,反射图像...


未标题-1.png
AI读取大脑 重现你所见
2023-03-09

人类眼中所见如何转化为脑中图像,这是神经科学家一直努力破解的问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今人工智能(AI)在模仿上述图像转化过程方面表现得越来越好。近日,在日本研究团队开展的一项新研究中,AI可以通过读取大脑扫描图像,重建与人们看到的真实景象相近的图像。研究人员表示,随着该技术的发展,有望将其应用于...


未标题-1.png
聚合物电工绝缘材料研究获重大突破
2023-03-06

在航空电子、汽车工业、地下油气勘探和高级推进系统等众多高功率、高电流和高温应用领域,对介电电容器的高温能力有着迫切需求。2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刊发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黄兴溢教授团队与合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我科学家在聚合物电工绝缘材料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相关发明专利已获得授权。介电电容器是...


微信截图_20230306095821.png
深圳先进院揭示焦虑相关的注意加工脑电机制
2023-03-06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黄艳团队在Cerebral Cortex上,在线发表了题为General deficits of attentional inhibition in high trait anxiety : ERP eviden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高焦虑个体存在一般性(即非情绪特异性)的注意缺陷,具体表现为个体的焦虑水平越高,对任务无关的干扰刺...


未标题-1.jpg
活体组织中首次生长出电极
2023-02-24

在微制造电路上测试的可注射凝胶。瑞典林雪平大学、隆德大学和哥德堡大学研究人员利用人体分子作为触发器,首次成功地在活体组织中培育出电极。通过注入以酶作为“组装分子”的凝胶,研究人员能够在斑马鱼和药用水蛭的组织中让电极生长。研究人员称,与身体物质的接触会改变凝胶的结构并使其具有导电性,而其在注射前是...


未标题-1.jpg
首个固态电化学热晶体管问世
2023-02-23

日本科学家开发出首个固态电化学热晶体管,其能用电来管理热。新问世的固态热晶体管的效率可与目前广泛使用的液态热晶体管相媲美,且更稳定。过去10年,使用电来管理热量的概念得到验证,催生了电化学热晶体管器件,这种器件可通过电信号控制热流,但目前广泛使用的液态热晶体管存在一个严重的缺陷:任何泄漏都会导致设...


未标题-1.png
郭国平:“纠缠”量子20年,只为大国算力
2023-02-22

2023年春节期间,在热映电影《流浪地球2 》里,中国量子计算机MOSS用强大算力,协同全球万座“行星发动机”工作的场景震撼人心。2017年,郭国平与自己的老师—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郭光灿带领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博士团队,联合创立了中国第一家量子计算公司— —本源量子,目标是研发出可...


未标题-1.png
“哈利·波特”光传感器实现200%高效率
2023-02-21

人们一般认为,超过100%的效率只有使用“哈利·波特”的魔法才会实现。而荷兰埃因霍温科技大学和霍尔斯特中心的一个研究团队,使用绿光和双层电池设计出一种光电二极管,其光电子产生率超过了200%。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上。研究人员解释称,这听起来不可思议,但这里不是在谈论正常的能源效率,在光电二...


未标题-1.png
超低损耗量子芯片互联技术获突破
2023-02-21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超导量子计算团队提出并实现了超低损耗的量子芯片互联技术,将芯片间量子态传输的保真度提高到单芯片水平(99%)。研究团队实现了5个量子芯片的互联,并展示了跨3个芯片的12比特最大纠缠态(GHZ态),为大规模、可扩展分布式量子计算网络奠定了基础。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


未标题-1.png
自修复材料:谁说破镜不能重圆
2023-02-17

从钢铁侠可以自动愈合的战衣,到阿丽塔全身可拉伸的电子器件组装,自修复材料在科幻作品中十分常见。外援型自修复指通过在材料内部或表面添加功能性载体实现自修复,其修复效率和载体与基材间的相容性、载体的分散均匀性、载体中修复剂的含量密切相关。液芯纤维型自修复高分子材料就是典型的外援型自修复材料,其修复机...


未标题-1.png
新型液态金属封装复合材料兼具拉伸性和高气密性
2023-02-17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邓涛教授和尚文副研究员课题组联合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迈克尔·迪基( Michael D . Dickey )教授课题组和A123系统研发中心的王浚博士,在柔性封装材料与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联合团队设计制备了以乙醇为工质的可拉伸气液相变传热器件,研究结果表明,在拉伸和加热状态下,...


未标题-1.png
全新3D打印智能隐形眼镜问世
2023-02-16

智能隐形眼镜是一种像普通隐形眼镜一样附着在人眼上的产品,但可以提供各种信息,其对晶状体的研究也将助力诊断和治疗。此次,韩国蔚山国立科学技术研究院( UNIST )和韩国电工研究院( KERI )合作开发出了智能隐形眼镜的核心技术,该技术可通过3D打印实现基于增强现实( AR )的导航。近一段时间以来,谷歌等公司正在...


未标题-1.png
“魔角”石墨烯超导性成因揭示
2023-02-16

据最新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领衔团队发现的新证据显示,当石墨烯偏转到某个精确角度时,可成为超导体,传输电能而不损失能量。2018年,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发现,如果在合适条件下,将一片石墨烯放在另一片石墨烯上,并将两层石墨烯偏转一个特定的角度( 1.08 ° ) ,就会产生神奇的超导...


未标题-1.png
新型“触发器”量子比特问世
2023-02-15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最近展示了一种新型量子比特的操作,称为“触发器”量子比特,它结合了单个原子的精巧量子特性和普通电脑芯片电信号的易控性。团队意识到,将量子比特定义为电子和原子核的上/下组合方向,将允许仅使用电场来控制这样的量子位。该理论预测,通过相对于原子核置换电子,可对触发器量子比特的任意量子态进...


未标题-1.jpg
飞秒激光或可改写材料“基因”
2023-02-09

记者2月8日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物理系周树云教授研究组首次在半导体材料黑磷中实现弗洛凯瞬时能带调控,并发现独特的光学选择定则,该成果为调控材料性质、开发新型器件奠定了基础。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弗洛凯态的概念20世纪初被提出,近10年来,弗洛凯瞬时能带和物性调控已经发展成为国际上...


未标题-1.jpg
液态金属新材料兼具拉伸性与气密性
2023-02-08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邓涛团队、副研究员尚文团队等通过构建微米玻璃球阵列支撑的液态金属柔性密封复合材料,解决了传统封装材料无法同时兼顾可拉伸和高气密性的难题。相关研究成果2月3日发表于《科学》。高性能密封材料可以防止外部破坏性气体/液体的渗入和内部活性物质的流失,对于保障柔性器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