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新闻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TIM截图20190429143023.jpg
中科院集成电路光谷专场对接活动举办
2019-04-29

来自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12家科研院所的30余位集成电路领域专家现场发布100余项技术成果,“三维新型存储器”等7个项目上台路演,14个项目现场签约,签约金额超过10亿元。中科院武汉分院院长袁志明表示,武汉分院与武汉市的科技合作工作进展良好,双方紧紧围绕武汉市争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综合...


timg (2).jpg
周皓:永远追求极致的“深海匠人”
2019-04-29

在三亚的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深海所)的工程实验室内,一台进口的激光拉曼设备亟待改造升级。所里唯一的钳工周皓匆匆赶来,带着2名学生,一边研究设备故障,一边现场教学。他只提示了一些线索,让学生们自己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办法。如今,海南就是周皓的第二个家: “现在海南正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我既...


TIM截图20190429140930.jpg
中国科学报-LHAASO首批探测器投入观测
2019-04-29

4月26日,由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 LHAASO )首批探测器投入科学观测。此次投入科学观测的探测器包括由900个探测器单元组成的、灵敏面积达22500平方米的一号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两台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 180台电磁粒子探测器和80个缪子探测器。据了解,高海拔宇宙线...


TIM截图20190428141355.jpg
人民网-讲青春事迹树青年榜样 中科院北京分院举办青年讲坛
2019-04-28

“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 26日上午,在北京分院举办的青年讲坛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主题活动上,研制出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芯片“寒武纪”的计算所研究员陈云霁,引用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的这段话,激励现场的青年学子早日发现自己的使命。在深入...


timg (1).jpg
中国新闻网-中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首批探测器投入科学观测
2019-04-28

中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于四川稻城海拔逾4400米海子山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英文缩写LHAASO ,中文音译“拉索” )首批探测器26日正式投入科学观测,将开展高能宇宙线起源探索、宇宙演化和暗物质等研究。此次LHAASO首批探测器投入科学观测,也备受中外专家关注,来自中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


TIM截图20190426140237.jpg
新华网-“创新之路”分论坛聚焦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新路径
2019-04-26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创新之路”分论坛2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院长白春礼表示,中科院去年联合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未来将通过设立奖学金、举办国际会议、开展培训班等举措,为创新“一带一路”建设作出更大贡献。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说,要更好激...


timg.jpg
中国科学报-“中国天眼”通过工艺验收 向国内学者试开放
2019-04-26

国家天文台4月25日发布消息称,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FAST )日前通过了工艺验收。验收鉴定组经过听取报告和现场考察,认为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按期全面完成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的各项建设任务,所有性能指标达到验收要求,其中灵敏度( L波段)和指向精度两项关键技术指标优于验收指标。F...


TIM截图20190425163618.jpg
材料腐蚀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在沈阳举办
2019-04-25

4月22日至24日,第11个世界腐蚀日之际,材料腐蚀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 —世界腐蚀组织会议在沈阳举办。围绕核电材料腐蚀机制、核电焊材的环境断裂机理、核电材料腐蚀评定及服役安全与寿命预测、腐蚀机理研究的示踪方法、材料基因组与腐蚀、氢脆与抗氢材料、镁合金腐蚀与电化学、熔盐电化学、光电化学阴极保护、腐蚀监测...


timg.jpg
中国科学报-中科院人才工作部署会议召开
2019-04-23

4月22日, ,日前在北京召开的中科院人才工作部署会议公布了2018年度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名单, 10名学者获得该荣誉。中科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侯建国出席会议并在讲话中指出,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中科院党组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顶...


timg.jpg
科技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2019-04-22

19日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院长白春礼介绍,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总体框架下, 6年来,累计投入经费超过18亿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交流合作规模超过12万人次。发展中国家培训班计划资助了近1000名沿线国家科研人员和科技官员来华接受技术培训。2014年和2017年,中科院分别设立了“—发...


微电子技术联合实验室第四次技术研讨会召开
2019-04-18

4月10日,微电子所与日本爱发科株式会社共建微电子技术联合实验室第四次技术研讨会召开。微电子所副总工程师赵超研究员主持会议。20余位技术专家和客户代表参会。会议共安排5个技术报告,分别介绍了爱发科MEMS相关产品技术开发情况、设备共同开发进度及改善情况等。通过本次技术研讨会,双方对近期联合实验室的技术开发...


timg.jpg
科技日报-12个超导量子比特的真纠缠首次制备并验证
2019-04-18

记者17日从中国科大了解到,该校潘建伟团队在基于光和超导量子体系纠缠态制备方面取得了两项实验成果:实现了综合性能最优的量子点确定性纠缠光源和国际上最大规模超导量子比特纠缠态12比特“簇态”的制备。这两项成果日前在《物理评论快报》以“编辑推荐”的形式发表。在超导量子计算方面,能否制备更大规模纠缠态成为...


1555157108774.jpg
2019深圳国际石墨烯论坛暨广东省石墨烯创新中心成立大会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举行
2019-04-16

4月11日 - 13日 , 2019深圳国际石墨烯论坛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举行。本次论坛由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和深圳市南山区政府共同主办,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金属研究所和深圳盖姆石墨烯中心共同承办,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员会、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和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支持。本次论坛是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


timg (2).jpg
人类首次“看到”黑洞正面照
2019-04-11

黑洞是广义相对论预言存在的一种天体,它具有的超强引力使得光也无法逃脱它的势力范围,该势力范围称作事件视界。根据质量,天文学家将宇宙中的黑洞分成三类:恒星级质量黑洞(几十倍到上百倍太阳质量) 、超大质量黑洞(几百万倍太阳质量以上)和中等质量黑洞(介于两者之间) 。科学家们甄选之后,决定将近邻的两个黑...


MAIN201904102225000387439455270.jpg
人类捕获首张黑洞照片 中国天文学家参与
2019-04-10

这是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北京时间4月10日晚9时许,包括中国在内,全球多地天文学家同步公布首张黑洞真容。该黑洞图像揭示了室女座星系团中超大质量星系Messier 87中心的黑洞。该黑洞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质量为太阳的65亿倍。这一激动人心的成果受到了中国科学院天文大科学中心(CAMS)的支持,CAMS 由中国科学院国家...


TIM截图20190411101759.jpg
战略咨询院举办“国家高端科技智库大讲堂”第六场报告会
2019-04-10

4月9日下午,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高端智库建设品牌活动“国家高端科技智库大讲堂”第六场报告会举行。科学家是科学文化形态和风尚的引领者和实践者,科学家们的科技活动始终是科学文化发展的坚实基础。战略咨询院副院长王毅主持活动,他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报告内容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思考,使我们了解了科...


W020190409604557644992.jpg
中科院科技创新亮点成果筛选
2019-04-10

近年来,中科院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院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为进一步增进公众对中科院亮点工作的了解,同时促进院属各单位进一步加强对重大成果的传播推广,特启动“中科院科技创新亮点成果筛选”活动。中科院相关职能部门现已推荐候选条目,欢迎大家积极参与投票,相关得票数将作为正...


timg (1).jpg
我的中国“芯”——听张汝京讲座有感
2019-04-10

2019年4月8日,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做客中科院微电子所“名家讲坛” ,做了题为《我的中国“芯” 》的报告。张汝京(Richard Chang) ,毕业于台湾大学,于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获得工程学硕士学位,并在南方卫理公会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1977年,29岁的张汝京入职美国半导体巨头德州仪器,并加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


TIM截图20190409142803.jpg
新华网-习近平向中国非洲研究院成立致贺信
2019-04-09

4月9日,中国非洲研究院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对中国非洲研究院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作为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双方人民友谊源远流长,新形势下,中非深化传统友谊,密切交流合作,促进文明互鉴,不仅造福中非人民,...


timg.jpg
新华网-中国学者发现新型红外隐身材料
2019-04-09

记者从中科院苏州纳米所获悉,该所张学同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最新发现一种红外隐身材料。这种新材料坚固、轻便、可折叠,可以在不需要额外能源的情况下躲过红外探测仪的“法眼”,应用前景广阔。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会辐射红外线。物体辐射红外线能力的大小,和其表面温度直接相关。因此无论白天黑夜,红外探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