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新闻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微信截图_20210727162251.png
芯片人才短缺五大成因
2021-07-27

中国集成电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叶甜春向新京智库介绍,我国集成电路在过去十几年,是全球发展速度、增长速度最快的,以大约20%的速度在增长,而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的增长速度只有百分之五六。在这个阶段,国家越来越重视集成电路产业,各方力量涌入这个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就一下子起来了。一个产业快速发展时,...


W020210722591510477434.png
微电子所在纳米森林等离激元效应的微器件应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1-07-22

近日,微电子所集成电路先导工艺研发中心在纳米森林等离激元光吸收效应及其微器件应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基于以上问题,微电子所陈大鹏研究员课题组与长春光机所李绍娟研究员课题组、中北大学熊继军教授课题组合作,利用等离子体轰击添加硅烷偶联剂的聚酰亚胺,开发了一种纳米森林结构的简单制备工艺,该工艺与常规...


微信截图_20210716140152.png
叶甜春:新形势下我国集成电路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
2021-07-16

在7月15日于苏州举办的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大会暨IC应用博览会上,国家02专项技术总师,中国集成电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叶甜春发表了题为《新形势下我国集成电路创新发展几点思考》的演讲。据叶甜春介绍,过去12年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引领下,中国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体系和能力的建立也给我们带...


780.jpg
科学家利用激光实现量子材料电子维度操控
2021-07-14

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张文涛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教授向导团队等合作,利用飞秒激光操控,在三维量子材料中实现瞬时二维长程有序电子态,并在其中发现光致超导的迹象。研究人员对一种三维电荷密度波材料二硒化钛进行了高分辨的时间分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和兆伏特超快电子衍射实验,并结合模型计算,证实了飞秒激光...


微信截图_20210706161734.png
集成电路产业的规律性研究
2021-07-06

对于如何推进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王阳元院士在《科技导报》第3期发表的《掌握规律,创新驱动,扎实推进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给出了他的见解,论文论述了总结了集成电路投资、技术和市场的发展规律,分析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现状、产业能力和产业短板。?集成电路从研发到量产的时间跨度来源: ITRS , 2012 ?集成...


微信截图_20210705094842.png
每秒产生188亿个!中国科学家实现世界迄今最快实时量子随机数发生器
2021-07-05

随机数是一种重要资源,在信息安全、密码学、科学仿真等众多领域都有应用需求,但要人工产生大量“真随机数”却是个难题。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张军等人联合浙江大学储涛教授研究组,通过研制硅基光子集成芯片和优化处理,实现了速率达18.8 Gbps的世界最快实时量子随机数发生器。同时,他们与浙江大学储涛...


W020210702317278697815.jpg
传承伟大建党精神 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2021-07-02

“在讲话中,总书记深情回顾了建党百年的风雨历程,深刻总结了伟大建党精神,九个‘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为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指明了前进方向。”在中国工程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院士座谈会上,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晓红难掩激动。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


W020210623507821796473.jpg
微电子所在集成电路先导工艺源漏接触技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1-06-23

近日,微电子所集成电路先导工艺研发中心在源漏接触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随着集成电路制造技术进入10纳米及以下节点,器件寄生电阻已超过沟道电阻使得器件延迟与功耗显著增大。阻率可降低源漏寄生电阻,对提升器件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提高Si表面杂质激活浓度(Ns)以有效增加接触界面的载流子隧穿概率,是减小接触...


W020210621501081678650.png
温域变宽锂离子电池不再“娇贵”
2021-06-21

无人机可在江、浙、沪地区飞行1个小时左右,但在高原地区却只能飞行几十秒;在东北地区冬季或华南地区夏季,电动汽车耗电更快,行驶里程变短……这些现象的出现正是由于锂离子电池耐候性差所致。于是,科学家开始将研发重点聚焦在新一代宽温域锂离子电池有机电解质体系上。近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


微信截图_20210618150529.png
王光辉:以区域创新网络支撑中国科创崛起
2021-06-18

当今世界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创新活跃期,新一轮科技革命酝酿爆发,全球科技中心快速东移,信息、能源、生物、材料等领域大量新旧技术更迭交替。中国区域创新网络建设的总体方向,应是建设一种高水平开放式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有效降低知识流动以及技术能力积累、获取和转化的成本,形成跨部门跨区域不同创新主体的协同行动...


微信截图_20210617103926.png
权威快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2021-06-17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


molybdenum-disulfide-v.jpg
二硫化钼垂直晶体管——沟道长度低至一个原子层
2021-06-15

垂直晶体管的沟道长度取决于半导体厚度,该晶体管对于新一代电子设备的开发非常具有有价值。传统的平面晶体管是分层构建的,并且所有连接都在同一平面上,与传统的平面晶体管不同,垂直晶体管可能更便宜,且更容易制造。   到目前为止,创建具有短沟道长度的垂直器件仍然具有很高的挑战性,这主要是由于高能金属化工...


微信截图_20210610100245.png
我国科学家取得石墨烯研究新进展
2021-06-10

石墨烯独特的结构蕴含丰富且新奇的物理,不仅为基础科学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平台,而且在电子、光电子、柔性器件等领域显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截至目前,大面积、高质量石墨烯单晶通常都是在过渡金属表面外延生长而获得的,但后续复杂的转移过程通常会引起石墨烯质量的退化和界面的污染,从而阻碍石墨烯在电子器件方面的应...


image007.jpg
“2021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前沿技术研讨会”召开
2021-06-10

6月1日,“2021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前沿技术研讨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会议由中科院微电子所主办,中科院微电子所EDA中心(三维及纳米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承办。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2专项专家组总体组组长叶甜春,中科院微电子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主持工作)戴博伟,华大九天董事长刘伟平...


1000.png
叶甜春:提升水资源管理意识,推进绿色半导体工程
2021-06-08

导体制造业的水资源管理可分为三个方面:用水、废水管理以及再生水。废水管理中的“废水”一般指“因含有液态或固态污染物而无法直接使用的水” ,半导体工业废水主要在晶圆清洗工艺和废气处理设备处理污染物后排放.因此,在全世界对半导体的需求持续增长的情况下,水资源管理对于推进绿色半导体工程而言是重中之重,对于中国...


未标题-1.jpg
新六边形硅有望催生下一代电子与能源设备
2021-06-08

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物理学评论快报》杂志撰文指出,他们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合成出了一种拥有六边形结构的新型晶型硅,这种晶型硅有可能被用于制造新一代电子和能源器件。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很多硅的同素异形体拥有更好的物理性能,但由于缺乏合成途径,因此,很难发挥硅的最大潜力。”以前曾有其他科学家合成出六边...


微信截图_20210607135255.png
新型铌基纳米片欲破锂硫电池“穿梭”难题
2021-06-07

锂硫电池是以硫元素为电池正极,锂为负极的一种锂电池,具有价格低廉、环境友好、理论能量密度高等特点,被视为高比能电池中最具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技术之一。作为锂硫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电极材料的设计和制备对电池整体性能提升意义重大。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忠帅团队,设计并制备出一种氮化铌—氧...


W020210601318015563272.jpg
黄如:后摩尔时代集成电路技术革新N分天下
2021-06-07

5月30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举行学部第七届学术年会全体院士学术报告会。中科院院士黄如在报告会上探讨了后摩尔时代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态势。她说,当前,集成电路技术发展进入重要的历史转折期,线宽缩小不再是唯一技术路线,而是走向功耗和应用为驱动的多样化发展路线,技术革新呈现 N 分天下的态势。进入后...


6-2.png
翻转90°的电子世界,微电子所新型GAA结构研究获进展
2021-06-04

中科院微电子所近期发表了先导工艺研发中心团队在垂直纳米环栅器件领域获得的最新进展,该类型器件通过在垂直方向构建晶体管结构,大大减少了器件占用面积,在3nm以下先进集成电路制造工艺领域极具应用潜力。针对器件样品,研究了VSAFET的特性,以及金属硅化物工艺、 Si-Cap 、沟道Ge含量和热处理过程等器件性能影响因素...


微信截图_20210601164108.png
焦念东:探索微观世界的机器人
2021-06-01

不久前,包括中国科学家在内的国际团队研发出一种比发丝直径还小的“微型千纸鹤”,在电压的作用下,不到一秒就可以自动从平面折叠完成。作为一种大小只有几十微米的新型微型驱动器,这种充满想象力的千纸鹤是微纳米机器人研发领域的又一突破,有助于未来在微纳米水平上完成复杂而精细的工作。 人们对微纳米机器人的畅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