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习园地 >>  科普知识

科普知识

未标题-1.jpg
神经元规模最大类脑计算机问世
2020-09-11

如今计算机应用普遍,但很少有人知道,科学家们最初是想通过机器模拟出一个人类大脑。亿级神经元类脑计算机研究团队负责人、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潘纲说,早期计算机的发展选择了以数值计算见长的冯·诺依曼架构。然而由于冯·诺依曼架构中数据储存和计算的分离,产生了存储墙问题。“这就好比信息存储在甲...


未标题-1.jpg
低成本太赫兹收发器传输速度达115吉比特/秒
2020-09-10

太赫兹频段是一种新的频率资源,有望用于未来的超高速无线通信— —如第六代( 6G )通信技术。德国和美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低成本太赫兹接收器,由一个二极管和一个专用的信号处理器组成,能在110米范围内以115吉比特( Gb ) /秒的速率、 0.3太赫兹( THz )的载波频率传输数据。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的《自然·...


未标题-1.jpg
首个微芯片内集成液体冷却系统问世
2020-09-10

英国《自然》杂志9日发表一项电子学重磅研究,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EPFL )研究团队报告了首个微芯片内的集成液体冷却系统,这种新系统与传统的电子冷却方法相比,表现出了优异的冷却性能。这一成果意味着,通过将液体冷却直接嵌入电子芯片内部来控制电子产品产生的热量,将是一种前景可观、可持续,并且具有成本效益...


未标题-1.jpg
高保真度32维量子纠缠态首次实现
2020-09-09

,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高维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柳必恒研究组与奥地利马库斯·胡贝教授研究组合作,首次实现了高保真度32维量子纠缠态。本成果为进一步实现各种高维量子信息过程和研究高维系统的量子物理基本问题打下重要基础。然而要展示这一优势,必须要实现高保真度高维量子纠缠态的制备、传输...


未标题-1.jpg
无锡首个5G人工智能巡逻机器人“大白”上岗
2020-09-09

近日,无锡万达广场滨湖店广场上,一名小女孩好奇地盯着一台白色机器人,只见它高约1.6米,正面和侧面印有“警察POLICE ”字样,由车轮驱动,扩音器播放着安全提示,顶部摄像头不停旋转观察周围情况。梁溪路警务站启用后“引进”的这位新伙伴,也是无锡首个5G人工智能巡逻机器人,拥有远程巡逻、 AR传感等功能,也可实现...


未标题-1.jpg
柔性传感系统有望缩短微创手术时间
2020-09-08

西安交通大学、美国西北大学及乔治华盛顿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提出并构建了柔性多路复用气球集成系统,实现了柔性器件设计、多功能集成、器件阵列设计(实现信号面扫描) ,有望在人体心脏微创手术上获得重要应用。9月7日,相关论文刊登于《自然—生物医学工程》 。心脏微创手术通过小的经皮切口(如大腿动脉切口)插入...


微信截图_20200904124531
科学家精确模拟电子与光相互作用
2020-09-04

近日,德国基尔大学发布公告称,该校实验和应用物理研究所( IEAP )的纳希德·塔勒比教授成功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可以尽可能精确地描述电子与光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理论模型将有助于开发新的光谱干涉仪。相关研究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超快电子显微镜能以飞秒的时间分辨率研究样品的动力学,加上先进光谱技术,现...


未标题-1.jpg
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亿级神经元类脑计算机
2020-09-03

近日,浙江大学联合之江实验室,共同研制成功了我国首台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类脑芯片的类脑计算机。这台类脑计算机包含792颗浙江大学研制的达尔文2代类脑芯片,支持1.2亿脉冲神经元、近千亿神经突触,与小鼠大脑神经元数量规模相当,典型运行功耗只需要350 ~ 500瓦,同时它也是目前国际上神经元规模最大的类脑计算机。与此...


微信截图_20200828144137.png
小于零点一毫米的机器人诞生
2020-08-28

将电子器件微型化以生产细胞大小的机器人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但由于缺乏合适的微米级致动器系统,该技术一直受到限制。除了设计微型制动器外,米斯金和同事还开发了一个微型机器人原型,其中用到4个致动器作为机器人的腿。操作者可以将激光照射到机器人的不同部位,来实现弯曲前腿或后腿的效果,从而推动机器人前进。...


未标题-1.jpg
科学家模拟出13种用于替代硅FinFET的材料
2020-08-27

瑞士科学家对像石墨烯这样的二维材料进行了计算研究,以确定哪种材料能制造出最好的晶体管。来自苏黎世ETH和EPFL的研究小组在Piz-Daint超级计算机上结合了密度泛函理论和量子输运理论,对栅极长度从5nm到15nm的器件进行了电流-电压特性建模。据Piz-Daint所在的瑞士国家计算机中心称: “他们将这些计算与所谓的量子传输...


微信截图_20200826135743.png
新能源汽车的“蜂窝电池”是何黑科技?
2020-08-26

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代表"蜂窝电池"究竟是什么黑科技?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三电部件,直接关乎整车续航、动力、安全等重要性能。首次发布的蜂窝电池技术,吸引了不少业内人士和新能源用户的关注。相比较“刀片电池”而言, “蜂窝电池”也不容小觑,全新的锂电池结构理念,让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有了大幅的提升...


微信截图_20200826135504.png
单板计算机在物联网时代大有可为
2020-08-26

爱立信预计, 2022年,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达到15亿台,到2023年,工业物联网连接数将超过35亿台。嵌入式计算机和物联网的爆炸式增长推动物联网应用数量不断增加。可以受益于物联网设备使用的工业部门包括交通工程、数据记录、石油和天然气勘探等。根据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的统计数据,绝大多数非法毒品运输,都是利用汽车...


未标题-1.jpg
Nexperia公司Power GaN 技术战略营销总监谈GaN的未来发展路线
2020-08-25

Dilder Chowdhury在半导体领域工作超过24年,开始他在Nexperia的创新团队,然后转向市场营销,并担任Power GaN技术的架构师。他目前的职位是Power GaN技术战略营销总监。功率GaN技术与我们的Si技术相比是新的,所以会有许多挑战:从材料,晶圆厂加工和批量生产。功率GaN可以显著降低开关损耗,因此电池使用时间更长。在...


微信截图_20200821163840.png
科学家研发高度稳定钙钛矿生产法
2020-08-21

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科研人员通过高温反溶剂化学处理方法,开发出全球首个工业合成具有高度稳定性的钙钛矿的方法。钙钛矿是近年来被广泛关注的一种能源和电子领域的新型材料,俄新方法将拓展高效利用钙钛矿的可能性。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半导体工艺材料科学》期刊上。但现有的生产方法不能保证钙钛矿材料的稳定性,在...


未标题-1.jpg
人工光合作用能量转换率首破20%
2020-08-20

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林柏霖课题组通过新型电极的构造和系统工程优化,首次开发出了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能量转换效率超过20%的二氧化碳还原人工光合作用系统。但自然光合作用中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转换效率太低,虽然理论值最高可达8% ,但实际上一般小于1% ,而人工光合作用的最高能量转换效率也不到18% 。该系...


未标题-1.jpg
未来信息存储的领航者——多铁性材料
2020-08-13

在现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信息存储对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信息存储记录了这个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并推动它的发展。然而在信息载体出现之前,大脑才是最强大的信息存储器。而后出现了用于信息存储的工具— —龟甲、竹片和纸张等。当时间流淌到近代,录音磁带的发明实现了模拟信号的存储,这也标志着磁...


微信截图_20200812140133.png
添加导电聚合物 砖头“变身”超级电容
2020-08-12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11日发表一项材料学最新研究,美国科学家通过气相沉积技术,让人们最熟悉的传统烧结砖“变身”超级电容,成为一种全新储能单元— —这些“智能砖”在充电后,可以像电池一样储存电能,随时为其他装置供电。这一成果被认为是多用途增值建筑材料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在此之前,将建筑材料用于供电的...


微信截图_20200812135756.png
首块基于蚕丝蛋白的硬盘存储器问世
2020-08-12

在许多人看来,蚕丝是纺织衣物的材料,但是,在科学家的手中,这种传统的材料可以作为存储信息的高科技新材料,植入生命体内。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陶虎课题组联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和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相关课题组,首次实现了基于蚕丝蛋白的高容量生物存储技术,这也是国际首块基于天然生物蛋白的硬盘存储器。相...


微信截图_20200811160740.png
新型能谷电子器件研制成功 或可应用于未来集成电路
2020-08-11

随着摩尔定律接近极限,传统的晶体管器件已进入发展瓶颈。如何利用新原理、新结构和新材料来解决和优化传统半导体器件中的尺寸微缩和能耗等问题,是后摩尔时代半导体技术的发展重点。南京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的王肖沐、施毅课题组同浙江大学的徐杨课题组以及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合作,研制了一种在常温下实现能谷自旋流产...


微信截图_20200731152101.png
铂基电催化剂 “丢失”白金的原委找到了
2020-07-31

铂是一种天然的贵金属,俗称白金。在很多电极反应过程中,铂都可以成为活性高且稳定性较好的电催化剂。但是在电催化系统(例如燃料电池)强酸、强碱、高氧化或强还原等腐蚀环境中,铂也会发生腐蚀与溶出。此外,强吸附质如一氧化碳或氧的存在,也会加速铂的腐蚀与溶出过程。从原子、分子尺度上去了解这类电催化剂的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