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习园地 >>  科普知识

科普知识

微信截图_20200717132715.png
研究人员利用英特尔神经形态芯片研发人造皮肤
2020-07-17

英特尔于15日透露,研究人员正利用其研发的神经形态芯片为机器人开发人造皮肤,这是这项技术首次在现实中得到实际应用。英特尔称,在一项分别使用人造皮肤和AI阅读布莱叶盲文信的实验中, Loihi取得了92 %以上的准确率,同时它的耗电量比一款未命名的“标准冯·诺依曼处理器”少20倍。英特尔神经拟态计算实验室的负责人...


未标题-1.jpg
放大光子电路为量子处理器指明道路
2020-07-16

最近,麻省理工学院( MIT )开发了一种方法,将位于金刚石薄片上的原子级缺陷(即所谓的“人造原子” )集成到更大规模的光子电路中。研究人员称这一突破为可扩展量子处理器领域的转折点,可能为组装用于通用处理器的多路复用量子芯片指明方向。麻省理工学院通过开发一种被称为“混合方法”的定制制造操作来解决这个问...


未标题-1.jpg
量子磁力仪测量磁场矢量最终理论精度极限找到
2020-07-16

量子磁力仪研究磁场测量的最高精度,是量子精密测量的一个重要应用。在数十年研究中,人们已经能够通过采用纠缠等量子资源在磁场单个分量测量中达到最高精度。但是磁场是一个矢量,有三个分量,不同磁场分量的最优量子测量方案一般不同,在同时测量磁场矢量的三个分量时,不同参数的测量精度之间会有制衡。如何平衡不同...


未标题-1.jpg
改进电极让大海“捞”锂更高效
2020-07-16

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市场对锂的需求不断增长。这种轻金属是制造大功率可充电电池的关键,但其储备量不够丰富一直是个问题。近日,一项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向锂资源的无限供应迈出了重要一步,其研究人员正在尝试直接从海水中提取锂。也有科学家尝试把锂电池电极放到海水中,利用电极上的负电压提锂。他们...


未标题-1.jpg
再生新能源新突破!科学家研发太阳能液流电池:转换效率达20%
2020-07-16

虽然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可谓是取之不尽,但整套设备下来并不便宜,并且转换效率降低。现在,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全新的太阳能电池,有望改变这一局面。7月14日,据外媒报道,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已经研发出一种耐用的太阳能液流电池,其造价更便宜,并且转换效率也更高。下一步,研究...


微信截图_20200715121538.png
两只“量子柴郡猫”如何交换笑脸
2020-07-15

看过童话《爱丽丝梦游仙境》的人都会记住那只咧着嘴笑的猫— — “柴郡猫” ,它(本体)可以凭空消失,但笑脸(属性)还挂在半空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光子实施两组所谓的弱测量来揭示光子本体和其属性的分离,其中一组用于测量光子本体所处的位置,另一组则用于测量其自旋状态,也就是柴郡猫的笑脸的位置,测量结果则由...


518791bba37f40569e09bc825e8944ec.jpg
质子“高速公路”破解燃料电池百年挑战
2020-07-1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燃料电池创新研究团队首次通过半导体异质界面电子态特性,把质子局域于异质界面,设计和构造出具有最低迁移势垒的质子通道,从而助推超质子,获得优异电导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与化学学院副教授吴艳为第一作者,教授朱斌和副研究员宋怀兵为共同通讯作者。长期以来,提高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的...


微信截图_20200710120225.png
机器学习诞生新型“研究员”
2020-07-10

你印象中的“机器人研究员”可能只是一个简单的辅助型机器人,但现在,一种汽车装配线上常见的机器人在经过机器学习改造后,已经可以在化学实验室内和人类一起工作。在给它一个需要检验的假设之后,这种与算法相连的“机器人研究员”甚至能够选择它该开展什么实验,且完成时效远远高于人类。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8日的英国...


未标题-1.jpg
新液态金属电池可在室温下工作
2020-07-09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可在室温下工作的新型液态金属电池,创下了目前液态金属电池的最低工作温度记录。研究人员在《先进材料》杂志上发表论文称,这种电池兼具固态金属电池和液态金属电池的所有优点,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当前,所有报告的液态金属电池都需要在高于240 ℃的温度下工作,以使金...


微信截图_20200706103506.png
量子技术将使引力波探测仪缩小到目前仪器的1/4000
2020-07-06

伦敦大学学院( UCL )领导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可以用微小的钻石晶体制作一种非常灵敏的小型重力探测器,用它能够测量出引力波。这种基于量子技术的探测仪,仅为目前使用的引力波探测器的1 / 4000 ,可以探测到中频引力波。为使引力波探测仪更加精准,方便使用,来自UCL 、格罗宁根大学和华威大学的研究人员试图利用最先...


微信截图_20200706102908.png
科学家观测到任意子存在证据
2020-07-06

“睡衣条纹”干涉图样表示电子系统中存在任意子。然后,研究人员将其冷却到比绝对零度高万分之一,并加入了强磁场,从而产生了一种被称为“分数量子霍尔” ( FQH )绝缘体的物质状态,这种状态具有特殊性,即电流不能在二维装置内部运行,但能沿着其边缘流动。FQH绝缘体可以容纳准粒子,这些准粒子的电荷不是电子电荷的...


微信截图_20200706102631.png
四粲夸克组成的新粒子“现身”
2020-07-06

据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CERN )官网1日报道,该机构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底夸克实验( LHCb )合作组首次观察到一种由4个粲夸克组成的新粒子,这一发现将帮助物理学家更好地理解夸克之间如何紧密“相拥” ,形成质子和中子等复合粒子,并有助发现新物理学。目前,科学家尚不清楚新粒子是“真正的四夸克态” — —由4个夸克紧...


微信截图_20200703102541.png
厚度仅三个原子——新金属芯片能提高存储速度百倍
2020-07-03

更快、更密集的数据存储革命即将来临了吗?据英国《自然·物理学》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一个美国联合研究团队利用层状二碲化钨制成了二维( 2D )金属芯片,其厚度仅三个原子!在更节能的同时,储存速度提高了100倍之多,为开发下一代数据存储材料奠定了基础。在这次的新研究中,美国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微信截图_20200701105542.png
浅谈EDA验证工具,芯片开发到底有多难?
2020-07-01

芯片设计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细微也是最宏大的工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先进芯片的开发者可以把上千亿颗晶体管集成在面积不到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上。他们能实现这样目标所以靠的是电子设计自动化( Electronics Design Automation )工具,也就是我们俗称的EDA工具。随着AI 、智能驾驶、 5G为代表的创新应用领域对芯片的需...


未标题-1.jpg
超临界氦外冷却90度超导二极磁体测试成功
2020-06-30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和中科离子医学公司联合研制的90度超导二极磁体完成测试,这是国内首个实现超临界氦外冷却的大型马鞍形90度超导二极磁体。项目团队在超导磁体传导冷却系统的基础上创新设计采用超临界氦强迫单向循环外冷却低温系统,为小型低温冷氦气循环独立系统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微信截图_20200629111333.png
实验首次揭示“量子柴郡猫”的量子特性
2020-06-2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许金时、许小冶等人与南开大学教授陈景灵合作,首次实现光子的偏振与其本体分离,揭示了“量子柴郡猫”的独特量子特性。该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 ,加深了人们对“什么是物理实在”这一物理学基本问题的认识。然而,在量子世界,电子的电荷和自旋、光子的偏振等可以与其本...


微信截图_20200624114142.png
科学家研发出“可食用”机器人
2020-06-24

近日,奥地利林茨约翰·开普勒大学的Martin Kaltenbrunner研究团队,利用安全、可食用的成分研发了一种生物凝胶,其中包含可以被人体完全降解的明胶、阻止细菌生长的柠檬酸以及柔软且防止脱水的甘油。该团队进而根据这种材料研发出一种“可食用”机器人。相关成果于近日发表在《自然—材料》 。Kaltenbrunner表示,由于...


微信截图_20200624112916.png
超级透镜可将光压缩到纳米级
2020-06-24

据近日的莫斯科技术物理研究所新闻公告称,俄罗斯和丹麦科学家首次在实验中观察到等离激元纳米颗粒现象。利用超级透镜对光波进行压缩,可以研发速度超过电子设备的更小型信息载体设备。俄罗斯科学院微波半导体电子研究所副所长、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二维材料和纳米器件实验室首席研究员德米特里·波诺马廖夫解释超透镜的...


未标题-1.jpg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成功试跑
2020-06-23

由中车青岛四方公司承担研制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21日在上海同济大学磁浮试验线上成功试跑。这标志着我国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研发取得重要突破。据悉,试验样车首次进行了系统联合调试,开展了多种工况下的动态运行试验,包括不同轨道梁以及道岔、小曲线、坡道、分区切换等,完成七大项200多个试验项点,对悬浮导...


微信截图_20200619150908.png
最新版《中国评价核数据库》发布
2020-06-19

6月17日, ,由我国自主研发的《中国评价核数据库》最新版本CENDL-3 . 2已于近日正式发布。相较前一版本,我国核素数量由240种增加至272种,数据质量、数据种类均大幅提升。新版CENDL-3 . 2采用国际通用的ENDF-6数据格式,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最新版核反应模型程序系统,利用包含我国自主测量在内的最新实验测量数据,对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