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新闻 >>  新闻博览

新闻博览

W020200228497333976764.jpg
块体非晶态材料首次实现加工硬化
2020-02-29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与英国剑桥大学材料系科研团队合作,首次在块体非晶态材料中实现加工硬化。加工硬化或形变硬化,即金属材料随塑性变形而引起强度升高的行为,反映材料在均匀塑性变形中抵抗进一步变形的能力。因此,实现块体非晶合金的加工硬化行为,被认为是非晶合金乃至所有无定形材料领...


W020200227351787881680.jpg
争分夺秒 研发“测毒利器”
2020-02-27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苏州医工所党委在疫情暴发初期就向全体党员、职工发出倡议,作为中科院唯一专门从事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科研机构,苏州医工所必须积极投身到抗击疫情行动中去。许多研究团队迅速组织起多支科技攻关突击队,利用现有研发基础,从不同技术路线出发,在新冠病毒检测仪器、试剂研制、病毒疫苗、...


微信截图_20200225132250.jpg
我国学者合成新型手性无机纳米材料
2020-02-25

手性材料对于推动生物标记、手性分析和检测、对映异构体选择性分离、偏振相关光子学和光电子学应用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传统手性纳米材料主要是通过引入手性配体或构造螺旋结构等电偶极矩调控方式构筑,但这类手性材料在环境稳定性和导电性方面通常存在局限性,极大地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探索新的调控机制并...


微信截图_20200224122347.jpg
中科院金属所在电化学电容器储能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0-02-24

电化学电容器具有可快速充电、工作温度范围宽、安全性能高等优点,可用作大功率电源,在混合电动汽车、备用电源、便携式电子设备等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电化学电容器相比于电池其能量密度较低,即单位体积内储存的能量低,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及香港大学合作...


微信截图_20200221111805.jpg
即时公开共享新冠病毒数据
2020-02-21

截至2月10日,共有55份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数据可公开获取。其中1月22日以前获取的31份测序数据几乎全部来自中国(仅有1例来自美国) 。然而1月22日以后,余下的24份数据一律来自国外,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法国、英国等。《中国科学报》 :你们提到,需要警惕位于病毒ORF8基因中28144位点上的突变—...


微信截图_20200221111004.jpg
大疫当前 科学家请不要沉默
2020-02-21

最近,在采访疫情相关的科学话题时,有十年科技新闻从业经验的笔者遇到了无数次“婉拒”和“直拒” : “千万不要说是我说的,否则就被‘人肉’了。 ”。对此,荷兰莱顿大学传播学者克罗斯( A · Chorus )曾提出一个影响谣言传播因素的著名公式:谣言= (事件的)重要性× (事件的)模糊性÷公众批判能力。但当科学家...


微信截图_20200220120432.jpg
金属所等碳纳米管光电传感存储器件问世
2020-02-20

电荷耦合器件( CCD )与电荷存储器件( Memory )作为现代电子系统中两个独立分支分别沿着各自的路径发展,同时具备光电传感和存储功能的碳基原型器件尚未见报道。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以下简称金属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研究所、吉林大学,于《先进材料》在线发表了题为《柔...


微信截图_20200218103744.jpg
“信息流行病”与新冠病毒一样可怕
2020-02-18

近日,科研和疾控工作者遭受网络虚假信息侵扰的事件连续发生。从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石正丽研究员“制造病毒” ,到中国疾控中心主任、中科院院士高福“接受调查” ,再到中科院武汉病毒所陈全姣研究员“举报同事” ,这些不实信息不仅荒唐低级,而且直接抹黑了科研人员的形象,间接影响了当前的疫情防控大局。文章说,尽管...


微信截图_20200218103355.jpg
我国合成新型高活性高稳定性纳米金催化剂
2020-02-18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黄家辉研究员团队和乔波涛研究员团队与燕山大学孙科举教授团队合作,在金催化研究方面发展了一种兼具高活性以及高稳定性的纳米金催化剂合成新策略,为新型高稳定高活性纳米金催化剂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该方法在制备上实现了金和氧化硅的原子级混合,并通过焙烧,形成了氧化硅薄膜包裹的纳米...


timgCAUZDOPN.jpg
疫情促使企业重新审视和布局:信息化之路
2020-02-15

新冠肺炎疫情(简称疫情)不断蔓延,对我国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疫情在改变人们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同时,推动着众人的自省和社会的反思,危机也促发着新商业机会的出现及管理模式重构,迫使企业在不确定性中重新思索前行的方向和道路。疫情中,企业需求端实体流量减少,对线上流量渴求增加,而且内部远程办公,远...


1.jpg
疫情中的科研突击队
2020-02-13

1月27日,大年初三,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巴斯德所)党员、研究员郝沛走进所里。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蔓延的新年里,这是郝沛经历的第一个面对面的拜年。大家一致认为,他们手中的分析数据可以为其他科研人员提供学术参考,也可以为科研人员了解此次病毒的起源、原生宿主,以及评估病毒在物种间或人类...


u=3487566282,111891233&fm=26&gp=0.jpg
“教”你练就量子APP 国内首个量子程序设计平台发布
2020-02-12

在《科学》杂志公布的十大科学突破中,量子霸权赫然在列。但公众想要真正用上量子计算机,还需要有实际功能的程序落地,需要触手可及的量子APP 。由于量子程序与传统计算机程序相比具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由于量子叠加和纠缠的存在,量子程序的验证往往非常困难。”中科院软件所量子软件研究团队副研究员应圣钢说,该工...


7a899e510fb30f242484831bc457ca45ac4b03d7.jpg
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等实现微器件随心所画按需定制
2020-02-10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王建禄研究员课题组与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和中科院微电子所等多个课题组合作,基于具有极化特征的铁电薄膜材料,通过纳米探针调控薄膜的极化方向,对低维半导体的导电行为调控,实现多种新型光电功能器件与准非易失存储器制备。该研究成果论文近日发表于《自然—电子学》 。王建禄...


NEM0_20200127_C0362499000_A1034011_content.jpg
国家生物信息中心2019新型冠状病毒信息库持续更新共享
2020-02-09

国家生物信息中心( CNCB ) /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 NGDC )首批自主收录的5株2019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实现与美国NCBI核酸数据库GenBank数据同步与共享。CNCB/NGDC建立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信息库( 2019nCoVR )上线运行以来,已汇交并整合全球范围内产出的82株病毒的87条非冗余基因组序列信息,是目前收录2019新...


u=1268244163,1233469674&fm=26&gp=0.jpg
上海光源加入战“疫”行列
2020-02-08

2月3日, 《中国科学报》获悉,为共同抗击疫情, “上海光源”特别开通的“新型冠状病毒研究专项课题”绿色通道,于2月2日在关机维护期临时开机,助力科学家深入了解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的微观结构、打开新冠病毒感染人体的“黑匣子” 。对于要解析的新冠病毒蛋白结构,施一告诉《中国科学报》 ,病毒感染...


微信截图_20200207210505.jpg
我国科学家实现超越标准量子香农理论的量子通信
2020-02-07

,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通信实验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实现超越标准量子香农理论的量子通信。如果把信息载体推广到量子系统则得到标准的量子香农理论,它是量子通信与量子信息的基础,已经在量子信息压缩、噪声信道中的信息传输、纠缠辅助的量子通信等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在此基础上,又分别实现了经典信息和量...


ti1mg.jpg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中科院在行动!
2020-02-06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现在是国家和人民最需要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做贡献的时候,全院上下要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坚持人民至上、科学防控,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举全院之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u=2818481827,1351306113&fm=26&gp=0.jpg
中科院发布2019年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
2020-01-19

1月14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2019年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和科技创新亮点成果。“我国首台国产碳离子治疗系统获批注册上市”等6个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从中科院有关职能部门和专家推选、网民票选中脱颖而出。这6个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分别是: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完成的“我国首台国产碳离子治疗系统获批注...


timg.jpg
中科院研发出新概念微型超级电容器
2020-01-17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吴忠帅团队和傅强团队合作,开发出一种器件组装新方法,将平面图案化微电极包裹在化学交联的氧化石墨烯—聚乙烯醇基水凝胶电解质中,成功构建出一种无基底、无固定形状的新概念微型超级电容器。研究成果发表在《先进功能材料》上。研究人员表示,高度集成化的9个串联石墨烯基微型超级电容...


W020200117334416852154.jpg
微电子所等在类脑感知计算领域获进展
2020-01-17

当前,人类社会正由信息化向智能化发展。发展“感存算一体化”的低功耗智能信息处理系统是其重要趋势。脉冲神经网络作为下一代神经形态计算技术,是构建高能效存算一体数据处理中心的理想选择。为实现脉冲机制的感存算一体智能处理系统,需要构建高效的感知信息接口(生物学上称为传入神经)来建立脉冲数据处理中心与传...